9月6日,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市翁田镇一带登陆,登陆时中心风速68 m/s,级别达到超强台风级,给海南岛特别是文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灾难,经初步统计,“摩羯”已给海南渔业造成经济损失达375.63亿元,已然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风王”。
灾情发生,闻令而动。“摩羯”过境,满目疮痍。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救灾工作,同时号召大家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工作。我院闻令而动,及时响应,在通讯受限条件下,组织员工在办公区开展灾后自救,院领导班子分赴三个基地开展灾后重建等工作,同时,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支援灾区恢复工作。
科技救灾,体现担当。作为省级科研单位,为灾区提供技术支撑既是政治责任,也是使命担当。我院及时部署力量支援灾区建设。一是派出杨守国等科技特派员加入政府救灾指导组,赴灾区一线指导渔业灾后自救与复建工作;二是发挥产业技术体系作用,海南省石斑鱼产业技术体系在灾后第一时间派出由符书源带队的工作组赴文昌开展科技救灾工作,并将灾区一线急需政府优先解决事项通报省厅主管部门,获领导认可并予以优先保障;海南省虾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杨明秋也开展相应工作,指导对虾养殖户开展灾后复建工作;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陵水综合试验站罗鸣亦开展有效工作,支持灾区自救复建与恢复生产。
灾后复产,科技助力。当前,抗风救灾工作已转入灾后恢复生产期,复工复产迫在眉睫,我院继续组织科技力量,持续支援灾区灾后恢复生产,以科技手段助力灾区渔业加快恢复,增强渔业韧性与活力。